您的位置: 首页  校内新闻1
经典精讲 | “孔子的教化之道及其现实意义”开讲
信息来源: 太阳集团0638登录网址     发稿编辑:     发布时间: 2022-04-14    查看 829  次   字体:[] [] []

4月13日晚,由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世斌主讲的“经典精讲”之“孔子的教化之道及其现实意义”在博学楼知行讲堂(117教室)开讲。

王世斌从中国文化思想史回顾、孔子的师者人生与形象、孔子思想的要义、教育原点的追问、孔子教化之道的现实意义五个方面展开讲座。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迎宾语中,有五句话出自于《论语》,那么为什么会引用《论语》中的名言来作为迎宾语呢?”王世斌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在场师生思考,并为讲座做铺垫,“引用《论语》中的名言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态度和心声,也借此对外宣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是对孔子的尊崇与认可。”

王世斌带领在场师生一起回顾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他简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王世斌介绍,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流中一直占据主流思想地位,并且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地。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王世斌引用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对孔子的评价佐证孔子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王世斌介绍,孔子生活于王世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崩乐坏的时代,以恢复周礼、传承并发扬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为目的便成为孔子以“仁”为核心内容的思想要义。

王世斌从“慎思与笃行”“仁者人也”“愤启悱发与举一反三”“后生可畏与教学相长”四个方面论述孔子的教化之道。慎思与笃行是孔子教化之道的基本维度,孔子认为学习要学思结合并做到知行合一;“仁者人也”是孔子教化之道的关系视野,其核心在于“仁”;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的具体教学方法,当孔子在与学生论道时,会先激发学生的情绪后教学生如何表述自己的情绪。“愤”是“启”的前提,“悱”是“发”的前提。“后生可畏与教学相长”是促进孔子教化之道的代际传承。王世斌认为,一名好的老师必须承认有的学生比自己优秀,就如孔子所说:“后生可畏有,焉知来者比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

王世斌以学习历史为例说明孔子教化之道的现实意义。他表示,我们学习历史应像孔子一样把自己带入历史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要用温情与敬情学习历史。随后,王世斌又从“何为大学?任何学的问题”“君子不器:君子岂能是器” “孔子论‘孝’”“见利思义精神”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孔子教化之道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王世斌引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反思当代教育,王世斌表示,学习孔子的教化之道的意义之一是杜绝这类教育现象的发生,他希望通过对孔子教化之道的学习,师生群体能收获更多更深的启示。(供稿/大学生记者团实习记者 张腾腾 王秋波 彭春阳 编辑校对/王良豪 审核/张瑾 陈挺)

讲座现场


              
 
太阳集团0638登录网址党委宣传统战部 |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 邮编:553004
您是本站的:
 位访客  
最佳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0以上
©.nzcms.2011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