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由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费虹主讲的“经典精讲”百堂课之“人性的画像——《红楼梦》钗黛形象赏析”在博学楼知行讲堂(117教室)开讲。
费虹从《红楼梦》简介、钗黛艺术形象赏析、作者对钗黛形象的人性再现、钗黛形象对读者的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讲座。
费虹介绍,《红楼梦》这本清代小说120回章节的前80回由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为高鄂所作,其著作权一直存在争议。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世人对《红楼梦》的评价分为十分推崇和不以为然两种。费虹认为,《红楼梦》最吸引人、最打动人的正是那些看似琐碎无关紧要的细节,这些细节既详细地描述着人物,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脉,含蓄表达了作者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使小说富有令人回味引人深思地独特神韵。
费虹说,“钗黛”是《红楼梦》女主人公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代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判词,既凸显了她们两人各自的优长之处,又预示了她们俩的悲惨命运。费虹从家事出身与外貌特征、文化修养和思想性格三个方面分别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艺术形象进行赏析。林黛玉是貌美才高的贵族孤女、薛宝钗是才貌双全的皇商之女,她们均才华横溢,但作者曹雪芹把最高的文学才能、最得意的诗作都赋予了林黛玉;在思想性格方面,林黛玉向往自由纯洁的爱情,对封建礼法具有一定的反抗性,而薛宝钗具有较浓厚的封建传统思想,将淑女懿德作为自己恪守的道德行为法则。
“黛玉与宝钗你更喜欢哪一个?作者对于两位女子的审美立场是怎样的?”费虹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在座师生“关于作者对钗黛形象的人性再现”的思考。她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思想和艺术的独创性是《红楼梦》成为中国四大古典之首和中国小说巅峰之作的重要原因。费虹认为,曹雪芹在小说中为人性画像,展现了钗黛形象的任情之美和薛宝钗的中和之美。曹雪芹客观地刻画了人性,钗黛的思想性格各有优缺点,形成相互弥补的关系,共同构成了曹雪芹的审美理想。费虹引用红学家王昆仑先生对钗黛的客观评价,阐述了两位女性在作品中的存在价值。
费虹表示,《红楼梦》中的钗黛形象对读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场学生应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世思想,从而准确地理解人物;要从人生遭遇和思想性格上认识社会、历史和文化、了解人性和人生;在对人物的感悟中获得美感享受,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把人物形象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
我校部分师生到场聆听讲座。(供稿/大学生记者团 张雪 实习记者 张腾腾 编辑校对/梁佳俊 审核/张瑾 陈挺)
讲座现场
费虹作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