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由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陈立教授主讲的“经典精讲”之“儒学教育在古代越南的发展与影响”主题讲座在博学楼知行讲堂(117教室)开讲。
陈立从越南史概要、儒学的传入及其地位的变迁、儒学教育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儒学教育对古代越南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讲座。
“从古至今,中华儒学的对外传播与发展一直在进行中。其内在动力源是世界共享的思想与文化;外部助力是‘一带一路’之倡议下的儒学与世界。”陈立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儒学的发展引出讲座内容。陈立介绍,儒学开始传入越南的时间是在北属时期的早期——公元前214年之后,他认为在北属时期,越南的儒学发展缺乏持续性、组织性,过度依赖个人,儒学并未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东汉末年,佛、道教开始传入越,南丁、李、陈三百多年儒释(佛)道三教并行并尊。后黎朝至阮朝,儒学成为国教与正统思想,全面排斥乃至打压佛道两教,独尊儒学,从而保证了儒学作为全国军民意志形态的唯一性。就整体上而言,儒学在越南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三教之一“到全面独尊的过程。
陈立说,黎朝到阮朝,儒学教育的体系结构分为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即为国子监,而地方官学则为府学、州学、县学和村社社学私塾。他认为儒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培植服务于越南封建国家的吏才,培养越南儒士阶层,越南全社会的儒化。儒教的纲常伦理对古代越南社会的影响主要有:在政治方面,民族精神中渗透了浓厚的儒教忠孝节义观念;在教育方面,儒学教育成为推动越南封建社会教育发展的动力。
陈立表示,越南科举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严密的规章制度,不仅为各朝代造就了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和官吏队伍,也为越南形成科举传统和发展文学艺术作出了贡献。同时,教育和科举制度给在越南乡村的人民创造了一个好学的精神,对现今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陈立强调,学习不止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学会提高道德品质和为人之道,要善于自我反思,在积淀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我校部分师生到场聆听讲座。(供稿/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生记者站 潘俐 匡心兰 编辑校对/梁佳俊 审核/龙尚国)
讲座现场
主讲人陈立